陕西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1
- 时间:
- 2021-01-06 17:13:33
- 作者:
- 喻老师
- 阅读:
- 来源:
- 陕西教师资格网





陕西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1.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所以要知道什么是想象,我们得先知道表象的概念,表象是事物不在前面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因此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 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想象的分类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做题关键: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
例子:①白日梦;②庄周梦蝶。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做题关键:有目的性,自觉进行。
①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做题关键:有提示。
例子:①读者阅读《西游记》, 头脑中呈现关于西游记的人物形象。(读者通过书中言语的描述,形成事物的形象,这属于再造想象)。
②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 任務,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做题关键:无提示,独立创造。
例子:①作者编写《西游记》, 头脑中呈现关于西游记的人物形象。(作者独立创造出书中的人物形象,这属于创造想象)。
[易错纠正]
再造想象VS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强调有外在提示;创造想象强调独立创造。
③幻想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
当人们依据事物发生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这种想象叫理想。
当人们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这种想象是空想。
[易错纠正]
理想VS空想
符合客观依据,能实现的是理想;违背客观依据,不能实现的是空想,如:水中捞月。
【结尾】以上"陕西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1"的所有内容,更多信息请查看陕西教师资格笔试试题资料,敬请关注陕西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www.sxjszg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