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师资格证2022笔试每日一练(8.11)
- 时间:
- 2022-08-24 10:42:26
- 作者:
- 巢老师
- 阅读:
- 来源:
- 陕西教师资格网




【导读】2022年下半年陕西教师资格笔试于10月29日考试,距离笔试考试只剩下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了,那么该如何备考呢?对此小编整理了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练习题,一起来做题吧!
1.“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的行为是采用了( )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否认
C.退行
D.转移
1.【参考答案】B。升华即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否认是把引起焦虑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似乎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这是在潜意识情况下进行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防御机制,具有儿童心理特点。退行是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转移或移置是指在一种情境下使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题干中“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均是把引起焦虑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故本题答案为B。
2.某学生把考试不及格归因于题太难超出要求等,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属于( )。
A.压抑
B.补偿
C.文饰
D.升华
2.【参考答案】C。文饰又叫理由化的适应,是一种自强防御机制或适应行为。指一个人为了掩饰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明显不合理的行为或不能达到个人追求目标时,往往在自己身上或周围环境找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护,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正当合理的,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如把考试成绩不好归咎于身体不好、出题不公正等。
3.教育目的一旦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这说明( )。
A.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B.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
C.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
D.教育目的具有衡量作用
3.【参考答案】A。教育目的的作用包括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导向作用指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4.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教育目的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
4.【参考答案】A。1986年《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教育目的。
5.教育目的的三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是( )。
A.培养目标
B.教学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堂目标
5.【参考答案】B。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6.美育是最高层次的任务,在能力方面表现为( )。
A.感受美
B.鉴赏美
C.欣赏美
D.创造美
6.【参考答案】D。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故此题选D。
7.以前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现在“请请请”也成了某些老师的法宝,不管学生犯了哪方面的错,只要有一丁点问题都要请家长。对于“请请请”现象,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把学生所引起的不良情绪统统向其家长发泄
B.如果对学生教育后,他能知错就改,就可以不请家长了
C.如果学生犯小错,即使错误不断也没必要叫家长
D.对于表现恶劣的学生,要经常叫“请请请”予以震慑
7.【参考答案】B。教育中教师要与家长平等沟通,但不能对于学生的任何问题都找家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其中A是指( )。
A.诱发性事件
B.事件的原因
C. 事件发生导致的后果
D.对事件的认知
8.【参考答案】A。“ABC情绪理论框架”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9.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参考答案】B。不平衡性的具体表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这里指的是同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10.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 )。
A.缺少学习技能
B.过度焦虑
C.注意力缺陷
D.对学习不感兴趣
10.【参考答案】D。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一种厌学情绪,主要特征是对学习毫无兴趣。
<<<如有疑问的可点击【在线咨询】,专业老师在线为您解答!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交流心得,吸取经验,一起上岸!
以上就是陕西教师资格证2022笔试每日一练(8.11)的相关内容。关注陕西教师资格网,您就能获取到陕西教师资格常见问题、考试公告、报考指南、中学教师等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我们吧!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