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师资格证2022笔试每日一练(7.28)
- 时间:
- 2022-08-02 15:24:14
- 作者:
- 巢老师
- 阅读:
- 来源:
- 陕西教师资格网




【导读】2022年上半年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经全部结束,接下来就等下半年的考试了,下面是陕西教师资格网整理了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练习题,一起来做题吧!
1.1939年,一位苏联教育家主编了当时被认为是最具有权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这位教育家就是( )。
A. 马卡连柯
B. 赞可夫
C. 加里宁
D. 凯洛夫
1.【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发展阶段重要代表人物的知识点。凯洛夫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2.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 )的雏形。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结构课程
2.【参考答案】B。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认为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因此,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题干中我国的“六艺”是最早的学科课程。
3.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凯洛夫
B.杜威
C.布鲁纳
D.赞可夫
3.【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代表人物杜威的相关知识点。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和进步教育代表人物。故此题选B。A选项,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C选项,布鲁纳是认知结构理论代表人物,提出结构主义和发现学习。D选项,赞可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本题排除ACD,选B。
4.盲人的听觉一般都比较灵敏,这现象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中的( )。
A.顺序性规律
B.阶段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互补性规律
4.【参考答案】D。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是具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发展的重要保障,它使这些儿童不至于因某种生理机能的缺陷而严重地阻碍其整体发展水平的实现。这一规律,也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这一发展规律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儿童心理发展中“先具体,后抽象”属于儿童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5.【参考答案】B。个体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个体的不平衡性是指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是指个体在身心方面发展的不同特点。题干中“先具体,再抽象”体现的个体发展是按照顺序动态变化的过程。故本题参考答案为B。
6.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阶段是( )。
A.小学教育
B.初中教育
C.高中教育
D.大学教育
6.【参考答案】B。本题是考查少年期这一知识点。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对少年独立的要求给予尊重、引导和支持,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初中教育阶段的任务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在身体发展方面,要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常识教育,让他们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在认知方面,要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感方面,着重培养学生高尚道德理想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要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这一阶段也是初中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起始阶段。因而只有B符合题干。排除ACD,本题选B。
7.提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姆
7.【参考答案】A。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教育观点:①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②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③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④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⑤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⑥教育目的:宗教目的——永生;现实目的——学问、德性、虔信的人。题干描述的是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因此选A。
8.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8.【参考答案】A。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孔子。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学思结合。孟子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荀子强调“化性起伪”;墨子强调主动施教。故参考答案选择A。
9.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
A.西周
B.夏朝、商朝
C.春秋战国
D.汉朝
9.【参考答案】B。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其中奴隶社会包括夏商周、春秋时期,夏朝的学校在古籍中也有明确的记述。商朝的学校不仅有古书记载,而且有丰富的地下发掘文物作为实证。因此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夏朝、商朝。西周出现了国学、乡学。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并繁荣。汉朝官学、私学并行,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选B。
10.主张“教育即生活”在中学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杜威
10.【参考答案】D。杜威被称为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他提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夸美纽斯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提出了“泛智教育”并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等。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康德是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人。故参考答案选择D。
<<<如有疑问的可点击【在线咨询】,专业老师在线为您解答!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交流心得,吸取经验,一起上岸!
以上就是陕西教师资格证2022笔试每日一练(7.28)的相关内容。关注陕西教师资格网,您就能获取到陕西教师资格常见问题、考试公告、报考指南、中学教师等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我们吧!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 >